当前位置:长顺小说>历史军事>天汉之国> 第116章 卖粮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6章 卖粮

大树底下,张驰吃着甜瓜,给周围的少年讲着外面的世界。除了自己,这些人最远连县城都没有去过,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。就连趴在后面的两只黄狗,也静静地在那里听着故事。

林阿爹从村外回来,看见张驰。问道:“二郎,你阿爹呢?”

张驰道:“在家里呢。今天实在太热了,没有去田里。”

林阿爹道:“你速与我回家!官府建了一个什么供销社,正在大柳树码头那里收粮呢!他们的价钱是一斗三十文足钱,可比粮商的价钱高得多!快去卖了,免得以后亏了钱。”

张驰站起身,与林阿爹一起回家。

这些粮商收麦子,价钱是一天比一天低了。以前一斗十五文,这几天降到了十文。不是非常急需钱的家庭都不卖了,宁可再等等。麦子放得住,一时也不会坏。

到了家里,父亲正在菜园里浇菜。张驰上前,道:“阿爹,适才隔壁林阿爹说,官府的什么供销社在大柳树村码头收麦,一斗三十文足钱呢!问我们要不要卖。”顶点小说

父亲放下水桶,在身上擦了擦手,急道:“走,我们去看一看!一斗三十文当然是好,前几日粮商把价钱压到了十文,哪个卖给他们!”

张驰愣了一下。道:“既然价钱好,我们挑着粮去卖就好了,何必去看?”

父亲道:“不看怎么能行?跟官府做生意,许多门道。说了这样价钱,但给不给钱?给钱会不会折成其他货物?他们收粮的斗,是大是小?孩子,不能只听价钱的。”

张驰点了点头。看来自己还是年轻,这世间的险恶许多都没有意识到。

跟母亲说一声,父子二人出了家门,向大柳树村走去。一路上都是小路,前几日又下了雨,有些泥泞。好在父子二人穿的是草鞋,不然一路上费鞋子,就惹人心疼了。

正是中午时分,父子两人走得又累又渴。到了半路,父亲道:“早知道带些水出来,这一路上可是渴死个人!我们走得快一些,到了大柳树村讨口水喝。”

张驰道:“十里铺村有个与我一起当兵的,到了那里,去他家喝就好。”

父亲点了点头,看看前面。路上连个树阴都没有,只能叹气。走到路边扶着树,把脚上的草鞋脱下来,拿根树枝清理了泥,穿上继续赶路。

到了大柳树村,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。河边的大树下,三三两两都是乡民,或站或蹲。码头上有两艘船,在岸上搭了个大棚子。

张驰道:“阿爹,这一路上走得辛苦,我们去讨口水喝。”

父亲道:“已经到了地方,先过去看一看。如果真是一斗三十文,可是咱们百姓的服气。虽然我们这里种麦不如北边的邓州多,今年家里还是收了十石有余,卖了有几贯钱呢!”

张驰没有办法,只好随着父亲,到了码头。

棚子下面只有三五户在那里卖粮,倒是周围围满了人。显然是看得多,卖的少。

走上前,父亲看了一会。问身边一个汉子:“哥哥,怎么大家都在这里看?每斗三十文足钱,今年不错的价钱。不卖给他们,麦子留在自己家里有什么用?”

那汉子道:“一斗三十文,价钱确实不错。只是一点,他们不给现钱,乡亲难免担心。”

“不给现钱?”父亲吃了一惊。“那他们给什么?我们乡下人家,要那些折支的货物也没有用。”

汉子道:“不是折支,只是不给现钱。这个什么供销社只是给你记着账,说是一个月后给钱。这是新开的社,哪个就敢信了他们?一个月后,不见人了怎么办?”

父亲点了点头,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。记账?有几家百姓敢信他们?

张驰站在那里看了一会,见父亲站着不动。道:“阿爹,我们上去问一下。”

父亲道:“有什么好问的?你没有看见乡亲们都在这里看吗?他们收了麦子去,不给现钱,只是记着账。说是一个月后给钱。一个月后,到哪里找他们?”

张驰道:“还是要问清楚。这供销社,不是听说是官府办的?”说完,走上前去。

正有一个农在那里卖自家麦子。张驰看用的斗,是最近由官府颁下,不是以前的大小斗。量的时候斗面正好平齐,没有了以前的许多花样。

见旁一个吏人。张驰上前,叉手道:“这位哥哥,在下张驰,是附近村里人家。现在新野当兵,此次放假回家省亲。想请问一下,现在麦子怎么收?你看那边乡亲,只是看着,并不过来卖麦子。”

吏人上下打量一番张驰。道:“原来你是军人,怪不得有些见识。供销社是最近官府开的,初开没有本钱,所以只能欠账。我们欠账由官府做保,一个月后必定还钱。只是乡下百姓缺少见识,官府的榜文就在这里,却没有能够看懂。”

说完,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墙壁。

张驰看墙壁上果然贴了榜文。走上前仔细看,原来是由制置司和襄阳府一起发出来,说是供销社成立的事情。而且说,供销社新立,缺少本钱,要百姓不必担心他们的欠账。只要有账,哪怕以后供销社还不出来,也会由襄阳府还账。

把榜文看完,张驰奇怪地道:“既然说了官府做保,百姓为何还是不信?供销社倒了,襄阳官府可不会倒。你们三十文一斗麦子,比粮商价钱高多了。”

吏人道:“百姓们的心思,你猜是猜不透的。一有人起了头,任你说破嘴,别人也是不信。在有的地方,只要带头有人信了,其余的人就争先抢后地跟着卖。这个地方不行。”

张驰看着几个卖粮的人道:“这不是有人带头?”

吏人笑道:“他们大多是里正、耆长之类,百姓们才不信呢。”

里正、耆长本是差役,欠了他们的账,他们总是会有办法把钱要回来,普通百姓怎么能行?所以其他人都是看着。乡亲们既眼馋这样的价格,又不担心拿不到钱,站在那里非常矛盾。

襄阳码头,王宵猎看着搬运工人上上下下,把运来的麦子装到船上。为了运输,王宵猎特别让人制了一批麻袋,麦子装在麻袋里。每麻袋两石,既好运输,又好计数。

看着工人忙碌的背影,王宵猎慢慢想明白了一件事情。为什么这个年代粮食用斗、石计量,而后世用重量呢?零售的时候,用斗石并不麻烦,称少的时候还非常方便。但在这种大笔交易的时候,就非常不方便了。麦子装进了麻袋里,重量称起来非常方便,容量岂不是倒出来才能算清楚?

陈与义过来,小声对王宵猎道:“观察,七八天时间,才收了十五万石。几个粮商在那边小声地议论,说是不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粮食。”

王宵猎道:“第一次做生意,有各种想法都是正常的。不管他们怎么想,生意还是要做下去。等到下次来,应该就会多了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王宵猎道:“此次收粮是先欠着账,供销社并没有给现钱。不见现钱,百姓如何肯信?说到底,我们在襄阳只有不足一年的时间,信用本就不怎么样。等到粮商把粮运回去,给了我们钱,那个时候就不一样了。供销社还账,见到了现钱,百姓的想法才会改变。”

陈与义点了点头,明白了王宵猎的意思。

这兵荒马乱的年月,官府的信用也实不怎么样。收了粮食不给钱,百姓凭什么信你?所以现在是观望的人多,真正卖粮的人少。等到供销社还了钱,才能增强百姓信心。

汉江上没有那么大的船队,一次就可以运一两百万石粮,更何况是粮商。从襄阳买粮,粮商只能是分次运输。每来一次,百姓的信心就会增强一些。所以王宵猎并不着急。

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星星阅读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
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
这是哪?

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
一个单人宿舍?

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
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
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
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
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

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
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
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
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
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
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
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
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
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
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
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
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
时宇:???

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
“咳。”

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
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
冰原市。

宠兽饲养基地。

实习宠兽饲养员。

.....
版权声明: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,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